- · 《内蒙古煤炭经济》刊物[06/30]
- · 《内蒙古煤炭经济》征稿[06/30]
- · 《内蒙古煤炭经济》投稿[06/30]
- · 《内蒙古煤炭经济》收稿[06/30]
- · 《内蒙古煤炭经济》栏目[06/30]
内蒙古涉煤腐败倒查20年,到底查到了啥?(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无论利益链网络多么复杂,被这种利益关系捆绑的炸弹随时都会引爆,所谓的后盾随时会瓦解 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成为腐败重灾区。一个重要原因是
无论利益链网络多么复杂,被这种利益关系捆绑的炸弹随时都会引爆,所谓的后盾随时会瓦解
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成为腐败重灾区。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责任不清,导致政商勾结、以权谋利、利益转移等问题,恶化了市场环境。
内蒙古涉煤腐败案件之所以被夹在一个链条上,也是因为在长期的交叉和逐步扩大中,最终衍生出了一个庞大的涉煤利益链条和关系网络在政治和商业之间。与贪官和谐——贪官利用职权设置寻租、寻租、保租;不法商人千方百计利用黑金猎取官吏来攫取权力,起诉官吏控制权力。
但反腐之锤一再证明,这种利益关系捆绑的炸弹随时会引爆,所谓的靠山随时会分崩离析。在这次专项整治中,查处了一大批利用资源从事政治或个人依附的案件。

例如鄂尔多斯市自2004年以来分配的93个采矿权中,有23个不符合大大量煤炭资源被企业转售或占有。张平在任鄂尔多斯市乌神旗旗委书记、书记期间,低价转让探矿权,造成国有资产巨额亏损。在鄂尔多斯市原煤局,500多位公职人员投资煤矿,并获得了高额红利。 “裁判”变“运动员”,煤炭市场公平正义严重受损。
一些企业打着“火区治理”的幌子,非法获取、窃取煤炭资源,有的地方不分青红皂白地错配火区治理项目。 2010年,某公司经理高某某找到时任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委员会书记海明,要申报灭火工程。煤田火区由船旗政府组织实施,海明却指示船旗领导将灭火工程移交给这家公司。为表达谢意,高某某分别给了两人20万元。之后,公司原股东庞某某得知海明要给女儿买房,“赞助”了100万元。 2011年至2013年,该公司打着“救火”的幌子,在未取得任何采矿权的情况下,疯狂开采煤炭1511万吨,总价值超过13亿元。
清理煤炭相关利益网络,内蒙古将着力推进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围绕产权交易、资源配置、行政管理等加强制度建设审批、生产监督。全面推行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专项整治期间,内蒙古共废止和宣告废止煤炭相关政策法规863项,出台相关政策法规100项。经过专项整治,存量问题有了明确的解决办法,严控增加问题的措施更加切实可行。
专项整治既要整改问题,又要保障合法合规生产经营。通过专项整治,解决了内蒙古煤炭企业的一些问题。 13个8520万吨/年产能的煤矿转入正常生产,14个6920万吨/年产能的煤矿完成了相关手续,为增产保供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将达到10.06亿吨,比上年增长1.3%。
只要腐败发生,不管你退休回家,还是转行,不管你是在医院,甚至是过世,这个账迟早要结清。
腐败是对全国党员干部的深刻警示。
记者在看守所接触了数十名在押人员。这些人都是经过多年组织培训、在重要部门担任要职的领导,其中不少人身上都散发着耀眼的光环。最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对一件大事感到困惑:在官路上,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面对记者的镜头,有干部悔改表示,党员干部一定要记住不要拿别人的。断不了!
2000年,44岁的刘桂华就任鄂托克旗委书记,直至2007年调任,执政7年。这一时期,跨旗控制煤炭资源配置的刘桂华,面临着“煤老板”的疯狂猎杀。他视权力为红利,视商人为钱袋子,视自己的领域为“私人领域”,为权力和金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交易。

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书记、副主任刘桂华因煤炭。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督调查后,刘桂华终于忏悔:“我从痛苦中吸取了教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伸手,你会被抓住的。” ”王杰也遗憾地说:“本来是调查,有问题的人自己也有问题。理想信念动摇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下降最危险的滑坡。”
经过20年的调查,我们将公开问责,将反腐工作进行到底。坚定信号:只要腐败发生,无论你退休回家还是转行,无论你的心脏是支架还是死亡,法律都有起诉期,但纪律没有起诉期。这笔账迟早要结清。
比如干部赵德英被考核的时候,已经快80岁了,已经退休18年了。
二十年的调查显示了我们党打击腐败的决心。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繁荣昌盛。正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永恒主题,坚持不懈地推进自我革命,培养“刀刃向内”的历史意识、勇气和强大能力。
文章来源:《内蒙古煤炭经济》 网址: http://www.nmgmtjj.cn/zonghexinwen/2021/070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