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蒙古煤炭经济》刊物[06/30]
- · 《内蒙古煤炭经济》征稿[06/30]
- · 《内蒙古煤炭经济》投稿[06/30]
- · 《内蒙古煤炭经济》收稿[06/30]
- · 《内蒙古煤炭经济》栏目[06/30]
国家战略下的内蒙古煤炭之变(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已形成多条煤转化产业链,建成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天然气制、煤制乙二醇等国家现代化煤化工基地,煤化工发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已形成多条煤转化产业链,建成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天然气制、煤制乙二醇等国家现代化煤化工基地,煤化工发展高歌猛进,后劲十足。
“从旧到新”煤炭升级动能无限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世界第一桶现代化煤 化学技术生产的石油就是在这里生产的。现在,这里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新变化?
“1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研发油品,开发出优质煤基沥青、煤基航天煤油等新产品。制液技术已更新至二代,获得200多项专利,下一阶段公司将继续推进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开拓稀缺的高端产品市场。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党委书记、常务董事陈茂山告诉记者,煤直接液化技术产量与传统油品相比,油品更清洁、冰点更低、更好的稳定性。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短短十余年时间,内蒙古煤炭改造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多、由弱到强,势头迅猛,汇聚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的磅礴力量积淀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走进资源型城市乌海,人们随处都能“听到”煤炭转化的磅礴“合唱”。
“焦炉煤气用来生产玻璃纤维燃料,矸石水变成可饮用的‘纯净水’,煤矸石等矿山废弃物变成新型建筑材料。在我们公司,煤炭被吃掉了干。挤出来。”乌海太和煤焦集团负责人自豪地说。正是凭借构建绿色发展循环产业链的“看家本领”,太和集团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换笼换鸟”。乌海市投资一批高端项目,对一批低端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围绕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两大主导产业布局创新链。 “强音”。如今,乌海市所有煤炭焦化企业均已达到1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国内领先。原煤现场转化率从原来的不到20%提高到建市初期到现在90%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内蒙古煤改气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目前煤电、煤化工一体化占总面积的90%;在铝工业中,煤炭一体化率、电、铝已达70%以上;新型煤化工一体化率达100%。
以煤为基,轻煤变黄金!“煤老板”洗牌去除煤渣并将其变成核心原料是一款高精度的产品。内蒙古煤炭转型之路越走越宽,我们努力写出现代能源经济的精彩答卷。
一块煤的产业链有多长,能变出怎样的新面貌?内蒙古继续立足,继续探索! (记者徐晓兰、李永涛、王玉卓)
文章来源:《内蒙古煤炭经济》 网址: http://www.nmgmtjj.cn/zonghexinwen/2021/0818/1024.html